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使用道具 举报
原帖由 西北狼 于 2013-7-15 20:55 发表 我读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被淹没在“大事记”中了。
原帖由 无忧的乌鸦 于 2013-7-15 20:55 发表 窃以为,民俗学与非遗保护的关系问题,其实很明了:民俗学更强调其学科性特征,“非遗”保护更强调其社会运动性特征。作为以民俗文化和民众生活作为我们主要研究对象的民俗学,在这场运动中,应该发挥一些积极地作用 ...
原帖由 叶涛 于 2013-7-15 20:59 发表 不会跳出来读文章,小心被淹死啊!呵呵 “大事记“部分,正是讲清楚了民俗学与非遗的关系,没有当初的保护民俗,就没有后来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原帖由 吕微 于 2013-7-15 20:56 发表 有一次参加答辩,我也说过和涛哥一样的话。
原帖由 瓶子 于 2013-7-15 21:11 发表 也许可以考虑从民族音乐学角度来做。
原帖由 叶涛 于 2013-7-15 21:13 发表 关于民俗学与当前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(我赞成称之为“运动”),施爱东是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,也是属于我屡屡推荐的必读文章:《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 ———兼谈民俗学家在非遗保护运动中的学术担当》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
GMT+8, 2025-4-2 07:28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Copyright © 2025 https://www.folkculture.cn